精研细磨启新思 凝心聚力育新人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开展首次集体磨课演练活动
本网讯(记者 余佳莉)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巩固教学根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9月10日上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在A5-401教室组织开展首次集体磨课演练。本次活动由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副主任蔡蓉主持,副院长王文彦、孟凤英教授莅临现场指导,课程组全体教师参与。
精彩展示:各展其长,彰显教学匠心
现场,根据前期工作安排,本次磨课活动以“聚焦教学重难点、规范教学流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课程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与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的教学内容,蔡蓉、李玲、徐达等多位老师分别就所负责的章节内容进行了精彩丰富的教学展示。
李老师以“成就出彩人生”为主题,结合教材理论,从“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把握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几个方面对第一章第二次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了内容梳理,展示了“案例导入—理论阐释—小组讨论—总结升华”完整的教学设计和互动设计,内容充实,设计新颖。徐老师针对第二章第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围绕“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及作用”“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等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思路的展示,借助问题链教学引发学生思考,既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蔡老师、覃老师则围绕第二章第二次课的授课内容,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分别从教学过程设计、典型案例、整体逻辑框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展脉络,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理想信念实践,帮助学生建立对理想信念的科学认知;为强化课堂育人实效,两位老师还设计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互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规划,探讨“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践行理想信念”。
集体磨课演练(余佳莉 摄)
精准评议:专家把脉,高位引领促提升
演练结束后,王文彦副院长与孟凤英教授分别作点评与指导。王文彦既肯定了演练教师的教学设计亮点,如案例鲜活生动、互动设计有效、理论阐释精准,也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板书设计需更加规范、时间分配可更注重重难点突破。孟凤英教授结合自身教学与研究经验,从理论阐释精准度、教学逻辑连贯性、内容与学生认知适配性等专业维度为磨课教师提出了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的优化建议,她强调要锚定理论“深度”与“温度”的平衡,优化教学“逻辑链”与“认知链”的契合,让学生循序渐进理解内容,从而让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学生获得感更强,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王文彦副院长与孟凤英教授分别作点评与指导(余佳莉 摄)
凝聚共识:明确方向,谱写育人新章
演练教师认真记录评议意见,主动分享教学设计思路与困惑,参与磨课的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时间把控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磨课演练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发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收获了许多宝贵意见。
最后,蔡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此次磨课演练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练兵场”,更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器”,希望各位老师将集体磨课的成果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并根据课堂反馈不断反思优化,进一步增强课堂育人实效。
此次磨课演练活动,既是一次高质量的教学检查,更是一次极富成效的集体备课。通过现场演练与专家精准把脉,教师们在“磨课”中成长、在“研讨”中进步,更加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改进方向,为切实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强劲动能。